摘要:與其他龍或飛騰或遨游的形象不同,此龍表現(xiàn)出的是奮步疾行的生動姿態(tài),大有沖出畫面之勢。出于崇拜與敬畏的心理,龍幣均成為市場價格的領頭羊,遠遠高于其他屬相。
中國人自喻為龍的傳人。從古自今,關于龍的傳說、龍的圖騰被使用在各種藝術門類的圖面上,無論是飛龍還是潛龍在淵,無一不表現(xiàn)出凌空遨游、飛騰張揚、特立獨行的個性。而金幣總公司于1998年發(fā)行的《龍文化》金幣卻一改以往所有龍的面目,把戰(zhàn)國時期的一幅帛畫《人物馭龍圖》再現(xiàn)到1/l0盎司金幣的畫面上,一條被埋在墓地中擔負引導墓主人靈魂升天職能的神龍形象,讓人耳目一新,使人體會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源遠流長。
《人物馭龍圖》是湖南長沙楚墓中發(fā)現(xiàn)的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三幅帛畫之一。龍的形象被設計成舟形,其下有云紋狀物體承托,像龍的巨趾,有魚兒在其間穿梭、游弋,龍體占據(jù)了畫面一半以上的空間。與其他龍或飛騰或遨游的形象不同,此龍表現(xiàn)出的是奮步疾行的生動姿態(tài),大有沖出畫面之勢。一佩劍男子側身馭龍,身軀略微后仰,寬大的衣裙蓋住了兩足,衣襟與龍身隔得很開,只有繃緊的韁繩與龍首相連。畫面上方的華蓋、人物頜下的系帶都隨風飄蕩,烘托出主人公凌虛遨游的快感。龍的尾端有只單足傲立的鶴正引頸長唳,與人物的悠然自得相呼應,更襯托出龍疾行的力度與緊張感,仿佛行進在渺無窮盡的天河之中。
《龍文化》金幣的幣面雖小,但在純金的背景下,把整個畫面襯托得美倫美奐,使人浮想聯(lián)翩:墓主人的靈魂是否仍在天上遨游我們不知道,但留給后人的藝術作品卻伴隨了華夏兒女幾千年,它像被神保佑著炎黃子孫,生生不息、繁衍至今。適逢改革開放、民族興盛,繪畫藝術被表現(xiàn)在金幣上,我們有能力購買,我們有興趣收藏,它像一道護身符保佑我們靈魂清靜、合家安康。
在中國現(xiàn)代金銀幣上,表現(xiàn)龍的幣種不下幾十種,尤其在生肖系列中,龍幣更是千姿百態(tài)。出于崇拜與敬畏的心理,龍幣均成為市場價格的領頭羊,遠遠高于其他屬相。以彩金《龍》為例,發(fā)行日期晚兩年,但目前價格已高于曾一度是彩金板塊龍頭的彩金《虎》幣。與彩金《龍》相比,《龍文化》金幣雖然有鮮艷的色彩、廣泛的知名度,也沒有高高在上的價格,但有兩點其不具備的優(yōu)勢應引起關注:一是發(fā)行量,僅僅6000枚,遠遠小于彩金《龍》,只有其發(fā)行量的五分之一;二是籌碼相當分散,大部分已被中外集幣愛好者收藏,在錢幣市場中極少見其蹤影,它也應像深埋在墓中的帛畫,不鳴則已,一鳴則驚人。
中國人民銀行定于2016年8月30日發(fā)行中國古代戲劇家(湯顯祖)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金銀紀念幣共3枚,其中金質紀念幣1枚,銀質紀念幣2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8克圓形金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湯顯祖像,并刊“中國古代戲劇家湯顯祖”中文字樣及面額。
然而,張大千金幣行情大好不是沒有原因的,其題材已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紀念意義,同時它精湛的鑄造工藝使它被列入金銀紀念幣老精稀系列中。
1997松鼠葡萄金幣是為了特別紀念我國的國畫大師齊白石而作。齊白石是近現(xiàn)代中國繪畫大師,在世界上享有盛名,他早年曾為木工,后以賣畫為生,五十七歲后定居北京。
中國古代名畫系列彩色紀念銀幣正面圖案為唐代長安大明宮含元殿全貌,并刊國號、年號;背面圖案為唐代名畫《虢國夫人游春圖》,并刊面額。中國古代名畫系列彩色紀念銀幣由瑞士F承擔鑄造。
中國古代名畫系列金銀紀念幣是中國人民銀行為了銘記孔雀在塑造中華文化中起到的積極作用,傳承中國繪畫藝術,于1993年和1997年發(fā)行的一套貴金屬紀念幣。該套紀念幣共9枚,其中金質紀念幣5枚,銀質紀念幣4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月臺上陳設的日晷和嘉量都是皇權的象征。設計師以精妙的視角將太和殿這座中國古代皇家殿宇的華貴、威嚴之氣凸現(xiàn)了出來。
冬日嬰戲圖金幣價格及圖片
收藏價值 而且通過錢幣的特殊制造工藝成果,對孩童玩耍娛樂進行細致詮釋解讀,給觀者最純粹的美學享受,讓人發(fā)展美,學會審美,具有極強的觀賞價值,當然,嬰戲圖金幣帶給我們的不只是其觀賞價值,更重要的是這枚金幣被設計者所賦予的高深內涵。
湯顯祖金幣價格及圖片
中國人民銀行定于2016年8月30日發(fā)行中國古代戲劇家(湯顯祖)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金銀紀念幣共3枚,其中金質紀念幣1枚,銀質紀念幣2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8克圓形金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湯顯祖像,并刊“中國古代戲劇家湯顯祖”中文字樣及面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