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高祖時正式發(fā)行五銖,鑄行“開元通寶”,并迅速推行,延綿七百余年的五銖至此結(jié)束。開元通寶的使用,使唐代貨幣保持了長期的統(tǒng)一與穩(wěn)定。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孕星 30元。武德四年廢通行1300年的五銖錢,改鑄開元通寶。
唐初一度沿用隋五銖錢。唐高祖時正式發(fā)行五銖,鑄行“開元通寶”,并迅速推行,延綿七百余年的五銖至此結(jié)束。高宗乾封元年鑄乾封泉寶錢,以一當十,不久即廢去。開元通寶的使用,使唐代貨幣保持了長期的統(tǒng)一與穩(wěn)定。安史之亂,是經(jīng)濟由盛至衰的轉(zhuǎn)折點。
唐肅宗乾元元年發(fā)行虛價的“乾元重寶”錢,錢制漸趨混亂。中唐發(fā)行“兩稅法”,以銅錢征稅,貨幣供應(yīng)不足,武宗會昌元年鑄了“會昌開元”錢后才緩解了嚴重的錢荒。唐代中晚期出現(xiàn)了“重寶”“元寶”等錢名,此后中國的方孔圓錢,形成了記年號,稱“寶”的錢制。開元通寶的形制不但成了后世小平錢的基本鑄式,還被沿襲了一千三百年之久,古代日本、朝鮮及越南等國,都受到了開元錢的影響。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孕星 30元。
公元617年隋太原留守李淵乘機起兵,攻克長安,次年隋亡,他在關(guān)中稱帝,國號唐。武德四年廢通行1300年的五銖錢,改鑄開元通寶。開元為開新朝之元,與開元年號無關(guān)。初期徑2.4--2.5厘米,重3.8--4.2克,貞觀年間斗米三五文而已。自玄宗后錢文四字稍欠勻稱。德宗以后鑄制粗陋,終唐近三百年,版別,樣式繁多,另有金、銀、鐵、鉛線,由于鑄期長傳世豐富。
開元通寶是唐代第一種貨幣,也是發(fā)行量最大,沿用時間最長的貨幣。開元通寶已經(jīng)成為大五帝錢的一部分,具有辟邪,旺財?shù)墓π?。而李隆基將年號定為開元,純屬巧合?! ∧咸啤伴_元通寶”折十大錢一枚,直徑42.3mm,極美品,拍賣成交價格RMB 5060元。
現(xiàn)在有很多的藏者都是比較關(guān)注開元通寶銅錢多少錢的,因為這關(guān)乎著藏品的價值走向。對于收藏者來說,開元通寶銅錢絕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它的升值的空間一直都是很大的,并且還有增大的趨勢。
開元通寶錢,徑八分,重二銖四絲(約4克)為一錢,每十文重一兩,一千文重六斤四兩。起用這種新衡制,換算便利,適合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的需要。開元通寶的產(chǎn)生,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經(jīng)濟決定金融,開元通寶是當時商品生產(chǎn)和商品交換逐漸擴大的產(chǎn)物。
在公元621年,也就是唐武德四年的時候,開元通寶正式鑄造,正式對外發(fā)行。雖然說兩者在名稱上有一定差異,但是本身它們的文書、包括意義其實都是差不多的,今天小編就以開元通寶背右藍作為例子跟大家分析一下。
開元通寶屬于初唐時期的錢幣,制作工藝十分細膩,在選料方面很有講究。當銅被氧化之后,可以將真正的開元通寶仍在地上,此時會聽到一種暗啞低沉的聲音。此時真正的開元通寶上面的針會掉下來,但是假幣因為有了銹,所以有一定的彈性,針根本落不下來。
),錢文書體隸書八分開,史稱八分書。唐律規(guī)定私鑄銅錢者為罪,而鑄金銀錢者不予追究。通過大量出土實物和史料證實,唐代的金銀“開元通寶”錢為宮廷所鑄,其主要用途是用于游戲、賞賜、撒帳,以及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