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之寺廟遍布,眾多僧尼均依賴官府供給,財政負擔沉重。至會昌年間,唐武宗為減輕財政負擔,詔令廢滅天下佛教,拆廢各地寺院,燒毀佛像等用以鑄錢。這些背面有紀地文字的“開元通寶”錢,因鑄造于唐代會昌年間,故后世通稱之為“會昌開元”錢。
唐代中期,由于發(fā)生“安史之亂”,社會經(jīng)濟遭受嚴重破壞。唐王朝為應(yīng)付巨大的軍費開支,累變錢法,導致嚴重的“錢荒”。加之寺廟遍布,眾多僧尼均依賴官府供給,財政負擔沉重。至會昌年間,唐武宗為減輕財政負擔,詔令廢滅天下佛教,拆廢各地寺院,燒毀佛像等用以鑄錢?;茨?今揚州)節(jié)度使李紳率先鑄造進呈一種背面鑄有“昌”字的“開元通寶”錢,以紀年號“會昌”。
于是朝廷下令各地州郡仿效淮南的做法,鑄造背面有紀地文字的開元錢。這些背面有紀地文字的“開元通寶”錢,因鑄造于唐代會昌年間,故后世通稱之為“會昌開元”錢。唐武宗會昌五年(公元845年),朝廷下令各地所鑄均于錢背增添地名,統(tǒng)稱會昌開元。背文記有“昌、京(長安)、洛(洛陽)、益(成都)、荊(江陵)、襄(襄陽)、藍(藍田)、越(紹興)、宣(宣城)、 洪(南昌)、潭(長沙)、兗(兗州)、潤(鎮(zhèn)江)、鄂(武漢)、平(昌黎)、興(興平)、梁(漢中)、廣(廣州)、梓(三臺)、福(福州)、桂(桂陽)、丹(晉城)、永(零陵)等23種,“永”字鑄量最少,次為“丹福平桂”等。
會昌開元中還有一些特殊版別,也相當罕見,如“京”字反書,稱反京;“福”字在背穿右的稱右福;背穿右藍、穿上下各有云文的稱藍三云;背穿右藍、穿左大王、穿上下太平的稱藍大王;又有雙重背文的如“京”字稱雙京;兩個“藍”稱雙藍。
不過喜歡收藏開元通寶的朋友需要注意,現(xiàn)在市場上也有些開元通寶是造假的,并不是真的開元通寶,這個就需要我們學會鑒別了。當銅被氧化之后,可以將真正的開元通寶仍在地上,此時會聽到一種暗啞低沉的聲音,而假冒偽劣的古錢幣則是會發(fā)出清脆的聲音。
一般來說,真品開元通寶長時間埋于泥土中,錢幣自然吸收了泥土香味,而偽品為了做舊,需要進行化學加工才能實現(xiàn),錢幣本身會略帶刺激性氣味?! ∫陨媳闶氰b別開元通寶的三種常見方法,如果你使用后仍然不確定真?zhèn)?,最好找收藏專家進行鑒別。
關(guān)于開元通寶的版別眾多,有著五花八門的版式,流傳至今令后人珍藏。最便宜的就是隸書小平右桃版別以及隸書小平背雙月,它們的價格只能賣到三元。開元通寶的市場價格較低的錢幣,說明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收藏難度系數(shù)很低,大家不妨試一試。
唐律規(guī)定私鑄銅錢者為罪,而鑄金銀錢者不予追究。通過大量出土實物和史料證實,唐代的金銀“開元通寶”錢為宮廷所鑄,其主要用途是用于游戲、賞賜、撒帳,以及洗兒。
早期開元通寶輪廓深峻,文字精美。在樣式上,初唐開元通寶光背無文,中唐起錢背開始有星、月及其他紋飾,晚唐會昌開元則在錢背面加上錢局所在地名。
會昌五年,李炎在他登基后的第五個年頭,毅然下令毀佛鑄錢。揚州節(jié)度使李坤率先鑄造背有“昌”字的開元通寶錢進呈,朝廷下令各地仿鑄,并于錢背添鑄各自州名以便檢查。這種背文記地名的開元通寶俗稱會昌開元。
開元通寶鑒定方法 開元通寶真?zhèn)巫R別技巧
開元通寶是一種常見的唐朝錢幣。 以上三種鑒別手法是在選擇開元通寶時必要的檢查,對于收藏家而言,一件好的藏品是可以分辨出來的,這枚歷史性較強的貨幣,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古時風情文化。
開元通寶錢字體大小介紹 開元通寶哪些版本價值最高
下面就來對開元通寶的版本情況做了解,希望大家看完可以知曉到底哪一種值得收藏。小編得知,目前常見的開元通寶價格在幾塊錢到幾十塊錢左右,但是,如果所右挑元或者是雙挑元的話,因為存世量少,算得上是罕見的版本,所以,它們的價值也會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