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講究品相完美無缺,背膠完好雪白,不要二膠,不要斷齒、缺齒,不要軟折。出現(xiàn)軟折的,堅決要求更換,尤其是小版張出現(xiàn)軟折,意味著整個小版就毀掉了。有的干脆一口拒絕,我們規(guī)定不能加蓋。
集郵者把領到手的郵票看成收藏品、藝術品、珍藏品,放到集郵冊中小心翼翼保存。講究品相完美無缺,背膠完好雪白,不要二膠,不要斷齒、缺齒,不要軟折。出現(xiàn)軟折的,堅決要求更換,尤其是小版張出現(xiàn)軟折,意味著整個小版就毀掉了。
郵政部門呢?對于天天守著郵票打交道的工作人員而言,這不過是最普通的商品啊。就好像印鈔廠的人民幣對于印鈔廠而言,不過是特殊商品罷了。因此,各個省分公司下?lián)芨鱾€地市分公司的郵品也是手工作業(yè)破版、撕成單套、四方聯(lián)等,所有流程全靠人工,怎么可以保證每套品相完好無損呢,在他們商品出現(xiàn)殘次品很正常。尼瑪,集郵者你以為你手里的是文物啊!商品,知道不,這叫集郵商品!
集郵者相互之間互寄,或者自己給自己回收首日實寄封、自然實寄封等等,最在意的就是郵票。必須郵票完好無損,日戳、落地戳齊備,這個首日實寄封、自然實寄封才算完好。遇到郵遞員送來的揭票封,立刻回火冒三丈,質(zhì)問郵遞員,撥打11185投訴,要求重新寄發(fā)。因為,一旦出現(xiàn)揭票,意味著首日實寄、自然實寄這個結果完敗。
郵遞員這時候想不通了,覺得我已經(jīng)把信送給你了,你為什么非要那么在乎郵票,你收到信就行了嗎?信里面的內(nèi)容不影響你閱讀嗎?干嘛那么較真。殊不知,集郵者要的正是郵票和信封的完好無損,揭掉的郵票都是紀念郵票,是集郵者互寄和自寄過程中最重要的,信函里面往往是空的,或者放的是襯紙,本末倒置了。
集郵者在制作首日實寄封中,為了安全起見,很多時候采用本埠掛號信3.8元,外埠掛號信4.2元。0.8元的郵資片和1.2元的郵資封一樣的道理。需要大量小面值,如2.0元、1.0元、0.6元、0.1元普票補資。很多時候,郵電所很少有足額面值充足齊備的普票供應,為了減少麻煩,確保首日實寄封補資實際需求。集郵者只好遇到了就買,大批量購買儲備和“囤積”,很多郵電所卻不能敞開供應。
郵政人員再想,尼瑪,你要這么多普票干什么?干什么?干什么?重要的問題問三遍。問完之后,來一句:對不起,我們郵政內(nèi)部有規(guī)定,防止有人大量“囤積”,防止出現(xiàn)“買大戶”,所有的普票,全部要破版,對破版。最后,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干脆一口拒絕,只賣給集郵者幾張應付一下,客觀上加劇了“普票荒”。
不少集郵者是根深蒂固的信銷票蓋銷票收藏“偏執(zhí)狂”,特別鐘情首日全戳,為了收集首日全戳,有時甚至不惜高價購買緊俏票,跑到特殊地名日戳郵局主動求銷,為的是避免實寄過程中軟折、水漬、人為揭掉票等情況發(fā)生,可郵政面對送上門的買賣,結果如何呢。
郵政人員想,你丫的沒病吧?沒毛病吧?沒毛病吧?好好的郵票不寄信,專門蓋戳,這不是毛病嗎?有的干脆一口拒絕,我們規(guī)定不能加蓋。加蓋必須寄發(fā),再說都不蓋,不蓋,不蓋,就是不蓋。還有的將信將疑,在集郵者苦苦哀求,就差跪倒地上磕頭的情況下,“大發(fā)慈悲”勉為其難的加蓋。但是,日戳不許動!必須郵政人員自己蓋,花戳,油墨重了,粘連了。呵呵,只能呵呵了,呵呵了。
中國的各類集郵協(xié)會,數(shù)以千百計,辦有會刊會報的自然也數(shù)以千百計。郵會的命名各有千秋,但是以黃河命名的恐怕只有黃河集郵研究會一家,自然《黃河集郵》也是第一份以黃河命名的集郵協(xié)會會刊。
即便到了近代,中國也經(jīng)歷了從軍閥混戰(zhàn)到張學良“東北易幟”,國民政府統(tǒng)一全國的歷程。1916年到1928年的12年間,各地軍閥割據(jù)、群雄并起,紛紛向中央政權發(fā)起挑戰(zhàn),折騰的昏天黑日,民不聊生。
“文”字郵票共發(fā)行了19套80枚,其中有兩套為連印設計,即文1《戰(zhàn)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萬歲》的(2-6)、兩個5圖連印和文10《毛澤東最新指示》的全套連印。原本備受貶抑的集郵者,亦是“文”字郵票最虔誠的保護者和發(fā)揚者。
1949年7月新中國成立前夕,文代會全稱為“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1953年9月改為“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1988年11月調(diào)整為“中國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代表大會”。從1996年起,全國文代會、作代會定為每五年召開一次。
3月20日,是中國傳統(tǒng)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春分節(jié)氣,中國郵政將于這一天發(fā)行《春夏秋冬》特種郵票,全套4枚,圖案內(nèi)容分別為:春燕剪柳、夏荷戲水、秋雞鳴穗、冬雪映梅,全套郵票面值為5.4元。郵票由著名畫家、藝術教育家馮遠手繪創(chuàng)作。
近一個世紀之遙的漫漫路途,走來“一支不可戰(zhàn)勝的力量”。這就是風云90春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 ?017年8月1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紀念日。
盧伯雄:懂行的怕牛逼的 "一片紅”票、封鑒定故事
”辦公室的接待員回答:“請問鑒定的是什么郵票?”其中一位平頭發(fā)帥哥神密兮兮地說:“是國內(nèi)最珍貴的郵票。”這時平頭帥哥對著筆者高聲問道:“呵呵,看來你有資格鑒定郵票呀,那么政府發(fā)專家證了嗎?”哪知二位帥哥異口同聲,堅持要先看專家證后看郵票。
集郵文獻《郵票上的韓國歷代總統(tǒng)》
有感韓國前總統(tǒng)被俘。 1992年8月24日,中國與韓國建立了大使級外交關系。盧泰愚的最大心愿是與中國建交并訪華。本書以郵票為媒介,向讀者介紹89年來韓國歷任總統(tǒng)及其業(yè)績與過失。
丁晨:“國之血脈”說驛運
中國驛運制度源遠流長,是世界上最早建立通信組織的國家之一。古老神奇的郵驛就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通信和交通形式,是穿越3000多年華夏大地上的中華文明的杰出創(chuàng)造。從此“驛”這一名稱,一直沿用到后代?! ◇A運制度被一些史學家稱為“國之血脈”。